時間:2015-12-11 21:18 轉載請尊重版權注明來源和作者
最近,在國際世界極端醫學會議上,一位叫蘭努夫-費因斯的探險家提出他們在北極探險過程當中,對在極地當中遇到的各類危險環境里的醫療過程,顯得十分恐怖驚人。而且他表示,這種探險遇到的醫療困難,還不止一次,由于本身環境惡劣,加大了在探險過程當中的受傷可能性,因而對于探險界來講,在極地的自我療傷的基本知識是探險家們必須要有的科學素養,甚至是保證生命安全必備的考題。
那么,把這種惡劣的環境轉移到太空當中呢?由于太空當中的環境是不同于地球上的,很多宇航員在遇到傷情時,很多地球方面的技術不能操作,所以會變的比較手足無措。而且,據NASA的醫學博士邁克爾·巴拉特指出,在國際空間站當中的醫療工具還是顯得十分簡陋的,除了一些基本急救工具和藥物就沒有什么了。這種情況是不好應對危機病情的。
為此,NASA提出利用機器人進行對宇航員治療傷病。目前,他們已經在探尋如何進行利用遙控機器人的功能,對宇航員進行治病。由于太空環境當中,不僅僅是惡劣,而且距離地球十分遙遠,遠水救不了近火,所以,目前對這方面的技術探索顯得更有必要。不過,巴拉特還表示:“一個能自主進行端到端手術程序的外科手術機器人或許還有點遙遠,不過這的確是我們希望實現的。在我看來,可為機組成員配備一名接受過最低限度培訓的醫療人員,為其提供一些詳細的操作指南。通過反復觀看一些視頻甚或實施外科手術,這名受訓人員能夠成功操控機器人輔助設備。”所以,目前這項技術還處于探索期。但是,這項技術的研究意味著,未來太空宇航員在宇宙當中生活,或許會變得更加安全。(本文作者來自尾猿會科技板塊專欄作者 司馬一)
相關內容
精彩推薦
熱點新聞